“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(第二批)”正式公布,成功经验总结和下一批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

  一、第二批项目”成绩单”出炉!这些领域最吃香

刚刚在4月25日公布的名单显示,本次共有127个项目入选,比首批增加42%,总补贴金额突破18亿元7。从领域分布看:

‌新能源赛道‌依旧领跑(占35%):

特别是光伏+储能一体化项目,有个云南企业靠”光伏板自动清洁机器人”这种小创新就拿下了加分

‌循环经济‌成黑马(占比28%):

广东某企业的”废旧锂电池带电破碎技术”获得评审组特别推荐

‌碳捕集利用‌(CCUS)项目数量翻倍:

但多数是钢厂/水泥厂配套项目,纯技术公司较少

‌绿色建筑‌首次单列类别:

有个项目用”相变材料调温墙体”省了40%空调能耗,特别亮眼

💡 ‌专家观察‌:评审明显倾向”能快速复制推广”的中小型技术,那种动辄投资几十亿的”巨无霸”项目反而通过率下降

 

  二、五大成功经验:藏在评分表里的规则

分析上榜企业材料,我发现这些‌不会写在申报指南里‌的加分项:

‌数据会说话‌:某上榜企业用动态图表展示”技术推广后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=种植12万棵树”,直观震撼

‌产学研组合拳‌:87%的中标企业都有高校/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(哪怕只是挂名!)

‌讲好经济账‌:单纯说”环保价值”不够,要算清投资回收期(最好<3年)

‌地方政府背书‌:获得市级以上发改委推荐的项目通过率提高2倍

‌可视化呈现‌:有个落选企业后来告诉我,他们30页文字材料输给了别人3分钟动画演示

  三、第三批申报指南(2025最新版)

⚠️ 重点来了!根据生态环境部4月18日吹风会,第三批申报预计在:

‌窗口期‌:

2025年6月1日-8月31日(比去年提前1个月!)

‌材料清单‌:

必交:可行性研究报告、碳减排测算表、知识产权证明

建议附加:用户试用报告、地方发改委预审意见

‌新变化‌:

增加”技术经济性”专项评分(占20分)

要求提供至少2个潜在客户意向书

境外技术需提交国产化方案

🚨 ‌紧急提醒‌:现在就要开始准备!去年很多企业卡在”需要3个月以上的运营数据”这个硬条件上7

  四、血泪教训!这三个坑千万别踩

‌材料”假大空”‌:有个企业写”国际领先水平”,却被评委发现连国内专利都没有

‌忽视形式审查‌:约15%的申报因”未使用最新申请表模板”被直接淘汰

‌财务数据矛盾‌:某公司申报书说”已投入500万”,但附件发票合计不到200万

  五、未来趋势:这些赛道可能”加分”

结合4月最新政策风向,建议关注:

‌低碳农业‌:

农业农村部刚发布的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》明确支持

‌氢能多元化应用‌:

特别是氨氢融合、氢燃料电池等方向

‌数字化碳管理‌:

比如”区块链+碳足迹”追溯系统

‌区域性综合解决方案‌:

单个技术→技术包,例如”园区光储充一体化”

结语:政策红利期还有3-5年

从近期动态看,这类示范项目至少会持续到2028年,但评审会越来越”内卷”。建议企业:‌马上行动‌建立申报专班,‌重点突破‌技术经济性论证,‌多方联动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。如果需要具体案例参考或材料模板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